痛点是什么意思(痛点痒点爽点的识别)

最后更新于:2022-03-01 11:29:45

文/PM十二

更多精彩欢迎公众号:柠檬two(ID:Hans-1125)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比痛点更有意思的可能是痒点。——梁宁

Hello大家,这里是连载的《产品思维》读书笔记08,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补一下之前的内容哦。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01 | 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2 | 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3 | 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4 | 理解角色化生存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5 | 自我与自律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6 |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7 | 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我们这个系列会带大家一起学习梁宁老师的课程,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重点内容概括,个人思考和收获,课后思考题。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多多讨论和交流~

01 本节重点内容概括

上两节我们学习了点线面体的战略思维,掌握了这样的宏观视角后,具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呢?我们需要先从自己能抓住的点入手去进行破局。因此,今天介绍做产品十分重要的几个概念:痛点、痒点和爽点。

1. 痛点是恐惧。

恐惧能够给人提供巨大的动力,人们会愿意付出一切来摆脱恐惧,找到人们的恐惧所在,就找到了做产品的抓手。

2. 爽点是即时满足。

人在满足的状态下会感到愉悦,不满足就不爽,就会主动寻求满足,如果得到即时满足就会爽。关键词在于“即时”,即有需求立刻能满足。

3.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产品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成为了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那么我们购买产品,就部分的实现了这个虚拟自我。

满足痒点的产品不是通过产品本身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而是勾勒一副理想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4.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的入手点。

02 十二嘚啵嘚

通过本节,我们了解了互联网行业热门的几个词汇:痛点、爽点以及梁宁老师介绍的痒点。我们常常会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款产品的优点是直击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

但是痛点究竟是什么,需求又是如何被满足的呢?互联网的新词日新月异,这一节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产品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谈一下我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

痛点,毫无疑问是产品的有力抓手

,抓住用户心中的恐惧,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构建一个系统,以产品为媒介,通过系统赋能为用户有效抵御恐惧。

比如地图类产品,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或者需要去一个陌生地方,会害怕走错路,会害怕找不到路,会害怕迷路。而地图类产品是现实世界在二维平面的映射,在路程途中给出有效的指引,帮助你克服恐惧,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痛点是广泛存在的,但只有新技术的出现降低某些生产要素的成本,或者新的系统构建提升服务的效率,使得用户规模或者付费能力能够覆盖构建系统为用户服务的成本的时候,才会有人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找到痛点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思路并且构建系统的能力

第二个重要的点,

爽点,是用户愉悦的点

有的爽点是天生的,有的爽点是人为创造的。

比如音乐卡点会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剪视频圈有一句广泛流传的名言,卡点一时爽,一直卡点一直爽。所以如果剪出来的视频能够刚好卡到音乐的点,观看者就会愉悦和爆爽,视频往往能收获不错的点赞量。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当然这个爽的程度因人而异,对于强迫症而言是爆爽,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一般的愉悦,不过至少没有人会觉得卡点使人难受吧。

此外,电视剧里看到坏人被绳之以法遭到报应也会令人觉得爽,这个爽点也是天生的,我们会希望好人有好报,会希望坏人得到惩罚,世界维持应有的公正,所以大结局里面坏人最终被抓走并且受到惩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爽,觉得过瘾,即使我们清楚的知道这只是一个虚拟的故事。但脑子告诉我们,想什么呢,大坏蛋被抓起来了,快乐就完事儿了。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那么人为创造的爽点呢?

比如玩游戏的时候就常常用这样的方法,在通关之前你需要经历许多次打boss和升级,当你面临最终大boss之前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存档再来,失败的次数越多,对于打败大boss的欲望越强烈,最后真正通关时心情也就越爽。

再比如俄罗斯方块中,当掉下来的方块都慢慢累积,但总是缺一点不能消除,当一个长条形或者刚好满足你目前搭建的模型缺口形状的方块掉下来,卡在合适的位置,好几排一起消除,你就会觉得爆爽,这个爆爽来源于游戏刻意为你累积的不爽以及瞬间的满足。

痛点和爽点都会有机会,但很难有产品同时抓住痛点和爽点。

大部分情况下,一款产品要么帮你抵御恐惧,要么帮你获得即时满足的愉悦。因为这两种产品的思路是不一样的,用户的预期也不一样。

1、

对于抓痛点的产品

比如保障资金安全的支付宝,比如防止遗忘的印象笔记,比如抵御迷路恐惧的高德地图,用户对于产品的定位是工具,当有需求了自然会来,但是满足需求了就会走,即来即走。这类产品的迭代思路是提升效率,更好更快的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那么在意用户的停留时间,因为只要用户能够通过产品抵御恐惧,那么下次遇到恐惧依旧会再来。

2、

对于抓爽点的产品

比如游戏类产品王者荣耀,比如短视频产品抖音,比如视频类app爱优腾,需要打造闭环让用户上瘾,有事没事想着来玩一玩,争夺的是用户的使用时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类产品的服务思路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甚至是相反的。如果想要同时抓住用户的痛点和爽点,大概率会两个都抓不到,用户根本不明白产品的定位,最终成就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因此,要做好一个产品,至少要洞察目标用户的一个核心痛点或者爽点,但只抓痛点或者爽点还不够,因为

只抓痛点或爽点的产品是直男产品

1️⃣

只抓痛点:

在十年前的互联网草莽时代,基本上是只抓痛点就可以,用户通过互联网追求效率,用户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而在互联网下半场的今天,痛点基本上是显性的机会,所有的创业者,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紧盯用户痛点,一旦你探索出可行的模式可以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其他的竞争者会迅速入局抢占市场。

如果没有抓住先入局的机会建立有效的壁垒和抢占用户心智,就可能失去市场。因为竞品也能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法,对于用户的感知层面而言并无明显差异,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2️⃣

只抓爽点:

只抓爽点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持续,用户得到愉悦的阈值会不断升高,所以产品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刺激点去满足用户,游戏的难度会不断增加,直到用户追求通关的欲望小于多次游戏失败的沮丧,但用户和这个游戏基本也就说再见了。

当我们刷抖音的时候,算法会根据我们的喜好,根据和我们喜好类似的人的偏好,根据我们的朋友的喜好给我们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当第一次看到有趣的视频时会觉得惊喜和愉悦,但当许多个视频演绎的都是同一主题,刷来刷去没有新的花样的时候用户就会感到厌倦了。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在当下这个时代,虽然痛点和爽点依旧是存在的,但用户不是机器人,你满足了他的需求他就会买你的帐,你给他充上电他就会工作。用户是人,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诉求。

如果产品只是一昧的追求效率去提供各种问题的解决方式,用冷冰冰的机器思维去满足用户,那么用户的感知层面来看,你其实并不在意他的需求,甚至没有尊重用户。直男思维说的就是,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效率为王。

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用户感知层面才是更关键的,首先让用户感知到被认可和重视,那么他才会认可你并且使用你的服务,某种程度上基于这种认可甚至可以包容你的某些不完美。

因此感知层面的用户诉求,我们称之为痒点。梁宁老师对于痒点的定义是满足人们的虚拟自我,但我觉得痒点的概念比这更为广泛,更准确的说,

痒点是逻辑之外的那些小愉悦

,追求虚拟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追求理想和自由,追求认可和尊重。

那么这三者的关系,用一句话描述便是

痛点或爽点,定义产品的切入点和重心点,而用户黏度来自痒点的运营。

我称之为,“1 n”的产品模式,1个痛点或者爽点加上n多个痒点持续刺激用户。

01、

运营痒点的第一个思路是做内容。

做内容并不是说工具型产品需要转型为内容型产品,而是做工具之外,需要尝试“用内容的思维做产品”,即要给产品赋予内容和故事的基因。

上周新榜发布的《2020内容产业年度报告》提到,77.2%的消费者表示一件商品的文化内涵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其中有10.1%甚至表示文化内涵是其购买商品的首要决策因素。

内容可以传递品牌和认同,拥有内容的产品本身就可以诱发谈资,并且有机会获得广泛的认可。

比如作为一个阅读类app,快看漫画本身是一个很小众的产品,但由于其创始人陈安妮的一篇漫画文章《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获得超过2.5亿阅读量,而快看漫画也随之在两个月内成功吸引了超过200万次的下载。漫画故事作为内容的载体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故事获得人们的认可,人们也更愿意去尝试故事背后的产品。讲故事是一个很关键的产品运营能力,故事讲好了,产品就成功了一半。

02、运营痒点的第二个思路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帮助用户实现虚拟自我。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过着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细节或许因人而异,但追求美好是大家的共同诉求。

这类运营思路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就是叨叨记账,它并不是第一个做记账软件的,也不是记账功能做到最极致最完美的的,但它是痛点和痒点结合的产品,是最有意思的记账软件,其slogan叫做“会聊天的记账软件”。这款软件在2019年2-6月之间新增百万注册用户,而这样快速的增长来源于其推出的特色功能——明星爱豆陪伴记账。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对于00后的追星女孩而言,选择自己喜欢的爱豆之后就可以在ta的引导下开始每天的记账,而记账的过程就仿佛在和爱豆聊天。和爱豆聊天,被爱豆关心几乎是每个追星女孩的梦想了吧。每一次记账完成后收到的明星爱豆的贴心反馈,都是满足了用户对于虚拟自我的实现。

所以即使这只是个记账软件,即使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机器人顶着爱豆的头像在陪你聊天,但大家还是愿意为这款app疯狂爆灯,因为这个产品抓住了痒点。

03 课后思考题

梁宁老师在每节课后会留下一道思考题,基于课程内容,联系自己常用的产品,上次听课程的时候时间匆忙,很多时候听完课程都没有来得及思考,所以现在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和信息的输入,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期思考题:

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现在正在做的产品,核心是在打痛点,还是打痒点,还是抓爽点,或者三不沾呢?

严格来说,柠檬two作为一个产品,核心是在打痛点,即我们在帮我们的读者克服恐惧。痛点背后的恐惧是对于求职的恐惧,更准确一点是想要求职产品担心自己没有竞争力的恐惧。

而之所以我们能够对目标人群的痛点和恐惧这么了解,并且推出线上群面,读者社群等一系列的内容,就是因为我们本身也是20届求职大军中的一员,因此所有初期的迷茫和恐惧我们都经历过,也知道大家在求职过程中最怕什么,并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大家克服恐惧。

梁宁《产品思维30讲》08 | 产品的痛点、痒点和爽点

更多精彩欢迎公众号:柠檬two(ID:Hans-112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must enable javascript to see captcha here!